类别:A类
签发人:祝培祥
西发改函〔2024〕52号
西乡县发展和改革局
关于对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8号
提案的复函
吕亮、刘云璟、张胜利、彭杰、程长玉、王晓平委员:
您提出的关于“加快‘以竹代塑’产业步伐,依托西乡6.2万亩竹林资源及汉中、四川等地优势竹林资源提前谋划布局,建设‘以竹代塑’全产业链”的提案收悉。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一、我县竹产业发展现状
我县竹林资源丰富,面积约6.2万亩左右,其中天然林3.8万亩左右,人工林约2.4万亩。天然林中,国有林占1.18万亩,集体林占2.62万亩,多以木竹为主,分布于高海拔山区,利用率不高,多以销售原竹及野生竹笋为主,产业属于价值链最低端,天然林连片面积较大,虽具有一定观赏性,但因海拔问题,道路交通受限,旅游资源未能开发利用。人工林多以雷竹品种为主,产业发展主要以销售竹笋,且产量不高、成本较大、市场竞争力不强。竹制品门类较少,加工企业匮乏,技术落后。
二、办理情况
我局及时对县域内竹资源分类、分布情况进行了摸底。4月16日,邀请合弘企业管理(重庆)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行来县,就竹产业发展和利用情况,考察了城南街道泾阳村、白勉峡镇双庙村竹品种及发展情况并进行了座谈,我县大部分连片竹林都为木竹,可利用率较低,不适合作为通用竹制品深加工原料,脱贫攻坚期内发展的雷竹产业,目前多以销售鲜竹笋为主且产量有限,吸引不到客商来县投资。2023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《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(发改环资〔2023〕1375号),《行动计划》聚焦当前“以竹代塑”产业规模偏小、产量较低、成本较高、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,有针对性的部署了7大行动,分别是科技创新提升行动、产业生态培育行动、产销对接促进行动、重点场景替代行动、特色地区引领行动、社会宣传引导行动和国际交流合作行动。同步发布了《“以竹代塑”主要产品名录(2023年版)》,为稳妥有序推进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提供了政策指引,为我县依托竹资源发展生产、旅游,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了条件。目前,我局正在和相关镇(办)研判论证,初步形成了“开发一种适合本地发展的以竹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,寻求为相关龙头企业做竹制品基础原材料加工”的发展思路,探索通过项目争取,打通连片野生竹林的消防通道,逐步完善道路、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设施,将竹林竹海资源宣传好、推介好、开发好,不断完善产业链,提升产品附加值,带动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积累。
三、下一步打算
一是尽快明确我县竹资源中竹浆、竹纤维等产品在工业领域、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,在该领域产品中的适配性,明确产品属性、工艺流程以及市场需求。二是编报森林防火通道项目,积极争取政策类资金,提升竹海生态区的通达能力。三是筹备好外出考察有关事宜,届时邀请提案委员参与论证,持续推进“以竹代塑”工作取得突破。
感谢您对“以竹代塑”工作的高度关注,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言献策!
联系单位:西乡县发展和改革局 (投资股)
联系电话:0916-6210310
西乡县发展和改革局
2024年10月10日